解說安溪鐵觀音

福建閩南古厝多以硬山式屋頂和雙翹燕尾脊為特色,可見古厝屋頂與坐落的茶園
中國十大名茶-安溪鐵觀音
中國十大名茶-安溪鐵觀音:屬青茶類,是著名烏龍茶之一。安溪鐵觀音茶產於福建省安溪縣。
安溪縣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,素有茶王之稱。據載,起源於清雍正年間(1725一1735年)此區因地勢多丘陵低山,境內多酸性紅壤,全年有霜期僅有約廿來天,適合種茶,安溪的西坪、長坑、感德等地海拔高度約800公尺,層巒疊翠,雲霧繚繞,土質多爛石礫壤, 氣候溫暖,雨量充沛,是栽種鐵觀音茶樹的最佳地方。
安溪「鐵觀音」典故
安溪松林頭 - 鐵觀音發源地茶樹
相傳;清雍正年間,西坪松堯村松林頭有個老茶農叫魏蔭,信奉觀音,每天燒香敬獻清茶一杯。一夜,夢見自己荷鋤出門,行至一溪澗邊,在石縫中發現一株茶樹。次日,他循夢中途徑尋覓,果然發現一株奇異茶樹,遂挖回種在家中一口破鐵鼎裏,悉心培育,採制後,品質特異,香韻非凡。魏蔭認爲是觀音託夢所賜,移植後放在鐵鼎裏,且葉重色澤如鐵。因之名曰「鐵觀音」。

↘發源地目前保留的鐵觀音母樹,週圍小橋流水與鐵觀音茶園

鐵觀音品種
“鐵觀音”既是茶的名稱,也是茶樹品種的名稱。鐵觀音茶樹屬於灌木型,葉形橢圓,葉齒疏鈍, 葉肉肥厚,葉色深綠,嫩芽紫紅,光澤油亮,葉面隆起,略向背反卷, 製成茶葉,「茶乾色澤烏潤、色重似鐵」的外觀及口感。
正欉茶樹品種是「紅心歪尾桃」,它具有明顯的紅心、歪尾以及葉片向上捲曲如波浪狀手形等特徵。
↘正欉紅心歪尾桃茶樹葉片

早期傳統安溪鐵官音 製茶工藝
1980年代產製的鐵觀音,鮮茶葉採摘後,要經過晾青、曬青、再晾青、做青/摇青、烤青、揉撚、初焙、包揉、複焙、 複包揉、文火慢烤、簸揀等十幾道工序,方能使鐵觀音具有獨特的色、香、味、形。

安溪鐵觀音成品
安溪鐵觀音的茶乾色澤烏潤,葉張緊結捲曲,似蜻蜓頭、青蛙腿,香氣濃郁清長,味如蘭花,細佳品味又帶有特殊「觀音韻」熟果酸,沖泡後茶湯色濃豔澄澈,醇厚鮮爽,濃而不澀,有綠茶的鮮香,又有紅茶的甘醇,經久耐泡,所謂「綠葉鑲紅邊、七泡有餘香」之美譽。


如何泡茶-功夫老茶安溪鐵觀音
泡安溪老鐵觀音的小關鍵,宜用小壺小盅的壺,置入茶葉量約壺內的四~五成,煮滾的熱水以低沖繞圈方式,沖入壺內約9分滿,壺蓋上茶湯不會溢出為佳,約25秒沖出
茶湯似橙金色淺琥珀色,晶瑩透亮,不濃不淡為本 ,老鐵觀音可沖泡12次以上。
|品茗訣竅|
1. 品飲前先聞香,舉杯鼻前,吸聞茶湯烘熱的香氣,品種高級的茶香,芳氣鮮美,不在幽蘭清菊之下,濃列者自然撲鼻,高雅沁脾。
2. 飲功夫茶必須趁熱啜飲,使能得期真韻,茶湯入喉微苦帶酸細緻的熟果酸香氣, 待後即有層次的回韻、 岩韻的溫潤滋味,茶湯細膩甘滑,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,飲後令人神清氣爽,是老茶的珍貴珍品。
3. 經時間沉澱的熟果酸香氣濃郁清長, 滋味醇厚,濃而不澀,回甘悠久,可謂「七泡有餘香」,身體可感受茶氣溫和全身,沖泡12次茶湯,細加品味、仍餘韻猶存,適合喜愛品飲觀音韻老茶的饕客。
◎ 點選連結 1985年功夫老茶安溪本山鐵觀音 熟果酸
◎ 點選連結 1985年 功夫老茶安溪南岩鐵觀音 中焙蘭香
◎ 點選連結 1985年特級鐵觀音-茶王 熟果香 蘭花香
◎ 點選連結 1981年特級鐵觀音-特官 花果香 蘭花香 岩韻乳香
◎ 點選連結 1967年安溪松林頭鐵觀音 特級皇香
↘1981年的特級鐵觀音-特官,沖泡後茶湯色
產於福建省安溪縣芳亭,特官鐵觀音 (特官為當時最上等級的茶,亦是供奉官輩所喝的官茶,最高等級品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