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烏龍茶

發佈於 2017-6-15

老茶的定義

 

台灣早期烏龍茶工藝結合鐵觀音著重在成茶之焙火,以發酵程度(半發酵)結合烘焙,成就凍頂烏龍茶滋味甘醇與滑潤特色,早期烏龍茶湯色紅亮迷人。

 

烏龍茶發酵重不怕陳放茶經過歲月的自然陳化,產生緩慢的轉化作用,陳放的好更是越陳越香,老烏龍經過一段時間要再次檢查茶葉的香氣,早期包裝以油紙袋或布袋,陶罐等.....
香味退了味道就不純正會有雜味,須以文火覆焙,形成發酵,隨著茶葉年分不同覆焙方式也不同,這稱為功夫烏龍茶。

烏龍茶有新舊雅俗之稱:半發酵與重發酵香味有一定標準,新茶(香氣優雅),老茶(香氣陳年穩重)。
 

「老茶」不是烘焙出來的,焙烤觀念是近年茶商發展出來的行銷手法,利用高溫烘焙使茶葉外觀呈現炭化的黑色,謊稱是陳年老茶。

這些 焙烤出來的老茶,很容易用新茶來作假,且喝了容易上火,甚至有鎖喉之感覺,真正的老茶是不會有炭味(焦味),老茶經歲月長期自然發酵,氣味陳香或是帶有特殊香氣、湯如琥珀般剔透,入口滑順甘潤、甘甜無刺激性,久泡不澀,入口滑順自然甘甜無刺激性,性轉溫潤且耐泡。

 

「鑑別老茶 老茶的定義」農委會茶改場台東分場長吳聲舜曾以凍頂烏龍(半球形包種茶)為例指出,約存放5到10年,茶葉會明顯變化,受到半球形緊結外觀影響,茶葉表面會形成薄膜來隔離水分和氧氣的作用,讓茶葉較不易氧化變質,且在貯存過程中,起初聞起來會有微微酸味,而酸味會漸漸轉強到有點嗆鼻,茶葉從蛙皮色轉變為褐黃色。

存放10餘年後,嗆鼻的酸味漸退,茶葉會轉變為暗紅色,聞起來有一股梅香風味,茶湯呈現紅褐色澤,一般稱為梅香老茶。梅香的味道會持續到10餘年左右,之後轉帶有花香果香,此時茶葉外觀色澤會轉變為紅黑色,茶湯水色會轉變為橙紅色。

待梅香和花果香慢慢退去,此時的老茶,茶葉外表已轉為較黑色,茶湯亦轉為紅褐色,茶性轉為溫潤,不會有刺激性,入口甘醇老韻已足,多喝也不傷胃,此時應可稱為上等臺灣陳年老茶。如繼續貯放茶葉會更烏黑,茶湯水色呈現深紅色,還會有淡淡的荷香、樟香、蔘香、檀木香,甚至中藥香等不同風味,至於25到30年的逸品,則有中藥味,甚至收「涼喉爽心」之效。

 

想了解更多老茶特色|

熟蜜果香2013年 阿里山炭焙烏龍茶

2000年梨山翠峰茶園 老烏龍茶

岩骨花香1981年 武夷岩茶鐵羅漢

觀音韻1985安溪南岩鐵觀音

正欉鐵觀音茶王1985年安溪鐵觀音